睿捷國際以技術深耕落實工業 4.0

2018/9/19 下午 02:19:27 次瀏覽 分類:工業4.0

結合 Microsoft Azure 即時偵測運作數據,導入機器學習分析診斷根因

將「工業4.0」從口號轉為行動,睿捷國際結合 Microsoft Azure 公有雲及機器學習服務,依據 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建立失效模式導向的 CBM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創新服務,開發 IIoT 的智能邊緣運算單元,深耕智能診斷平台,提供預知維護及決策支援的高端服務。

http://www.digitaltransformation.com.tw/wp-content/uploads/2018/01/C23Q5736-300x200.jpg

睿捷國際王智中博士

「睿捷規模不大,無法自行處理後台服務系統,與微軟合作可以專注在自己的服務方案和優勢上;另一方面,微軟亦可透過睿捷來拓展應用面及客戶群。希望透過雙方的合作,推動台灣產業的數位轉型,通過智能檢測與診斷技術來提高設備綜合效能及運轉安全。」

目前,中鋼使用睿捷的服務已超過兩年,其他客戶群還包括來自汽車及塑化產業的知名企業,就連造船、螺絲及維修等不同產業領域,也都有睿捷的用戶。

睿捷國際王智中博士表示:「我們的 IIoT 智能邊緣運算單元可以升級成智能診斷平台,隨裝即用,大幅提高預警與確診的效率與效果。採用 Microsoft Azure 之後,診斷平台的建置速度從三個月縮短為兩小時,不僅讓我們的服務迅速到位,客戶也能更快獲得效益。」

 

克服預知維護在人力、專業及決策的挑戰

依據睿捷的經驗,導入工業 4.0 應循六西格瑪的 DMAIC 方法,先釐清〝目的〞並定義問題,優先選定高風險的失效後果且能短期決戰而展現具體效果的課題,因為中小企業缺錢、缺人也缺時間,很難承擔較大的投資風險和較長的等待。

在實踐工業 4.0 的過程裡,對重要設備採取對應於主要失效模式的預知維護策略,依據智能診斷訊息而適時啟動正確的計劃性維修工作,是極為關鍵的一環。睿捷的解決方案是針對各類型設備的 RCM 分析結果,建置可防止重要失效的診斷分析模組,利用各種實體感測器量測聲音、振動、溫度、扭矩和應力等訊號,於 IIoT 的智能邊緣運算單元即時取得多元的診斷指標,同時於智能診斷平台上匯入其他設備檢測與製程資料,即時上傳 Microsoft Azure 雲端進行深度學習或預測,並提供使用者各種檢視圖表。

王智中博士說明,企業當前面臨的挑戰是人力不足,即使暫時以外勞來滿足需求,但不出數年就會遇到另一個問題,也就是維修保養的知識無法傳承及根留台灣;另一項挑戰則在診斷技術,雖然企業已有預知維護的概念,也收集了許多監診數據,但缺乏適當的數據分析診斷技術及專家。此外,受限於企業的組織及分工,同一設備的維護及管理數據常會分散在不同的管理系統或報表,影響決策的效率和品質,亦是難解的問題。

睿捷所開發的設備失效模式指標,涵蓋低轉速、變轉速、高負載設備所需的監診技術,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可凝聚共識、高效決策的智能診斷平台,透過雲端無所不在的便利性,從第一線到後台的所有相關人員及主管,都能看到相同的監診訊息及報表,避免事倍功半的訊息傳達甚至誤解,進而凝聚共識,邁向真正的數位轉型。

 

預知維護的眼睛與決策支援的大腦

偵測數值並不難,真正的挑戰是偵測後,下一步該做什麼。睿捷是以問題導向的模式來推動解決方案,協助客戶解決問題,舉例來說,感測器的部署方式取決於設備重要度、失效後果的大小及問題改善的優先順序。此外,企業文化的改變也很重要,不再視停機搶修為必然,而是專注於如何讓設備能可靠第提供使用者所需的功能與效能。

睿捷現已選用的 Microsoft Azure 服務包括虛擬機器、VPNIoT Hub,以及機器學習。王智中形容:「運行於 Microsoft Azure 的生產監診及維護決策支援系統就像是眼睛,匯整監測數據來呈現故障狀況;結合機器學習服務的生產決策支援系統則是大腦,分析數據以協助企業找出失效原因與機制。當企業瞭解唯有上雲端才能隨時連結診斷專家及服務,自然就會接受公有雲。」

此外,更低的整體成本(TCO)、結合行動 App 主動示警異常訊息,都是雲端優於自建系統的效益。以某知名企業集團的冷軋廠維護支援決策系統為例,全廠共 108 部設備,睿捷於三個月內就完成 IIoT 智能診斷平台的建置並正常運行。

王智中表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是智能診斷不可或缺的技術,以表面品質缺陷的客訴品為例,就有 400 多項影響因子,唯有仰賴機器學習才能迅速找到高相關的因子;工業 4.0 的智慧製造必須植基於智能診斷,而智能診斷有別於傳統的故障特徵診斷,而是通過製程和設備動態的資料融合及採用機器學習的大數據分析,以確定其失效模式與原因,使用者就可以快速因應,將失效後果降至最低。因此,Microsoft Azure 的機器學習及後續的創新技術,都是協助睿捷加速推出服務方案的利器。

 

新創企業快速成長、開疆闢土的最佳助力

成立迄今只有兩年多的睿捷一直保持精簡人力,開發團隊僅有六人,但卻能完成擁有數百人編制的系統整合開發商無法提供的解決方案,除了開發團隊本身的技術能力和專利,運用 Microsoft Azure 現成服務也是重要關鍵,整體開發時程更從 11 個月縮短為 3 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睿捷 2017 年的營收成長高達 90%,如果沒有雲端,就無法以相同人力達成如此快速的成長幅度。此外,因應台商的需求,睿捷也計劃將觸角伸往海外,第一站鎖定越南,與當地的台商夥伴攜手打造工業數位轉型中心,雲端正是快速輸出成功經驗、拓展新客群的助力。

除了自力拓展企業用戶,睿捷也期望結合專業維修公司,提供企業客戶預知維修與改善的主動服務,解決客戶對系統應用與維護的困擾,專業服務公司則利用睿捷的診斷能力與經驗,創新服務模式而開拓新市場、提升競爭力,目前規劃在各主要產業選擇一家合作對象。

王智中表示:「睿捷規模不大,無法自行處理後台服務系統,與微軟合作可以專注在自己的服務方案和優勢上;另一方面,微軟亦可透過睿捷來拓展應用面及客戶群。希望透過雙方的合作,落實台灣產業的數位轉型,通過智能檢測與診斷技術來提高設備綜合效能及運轉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資訊

    同類下暫無推薦的資訊...

共0條評論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