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文推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持續健康發展

2016/8/15 下午 05:13:42 次瀏覽 分類:眾籌

91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利用互聯網+”,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僅僅一周後,國務院便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

  對於廣大創業者來說,這份《意見》的含金量非同小可。

  《意見》開宗明義——當前,全球分享經濟快速增長,基於互聯網等方式的創業創新蓬勃興起,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快速發展......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推動實施“互聯網+”行動,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推進四眾持續健康發展。


這說明,方向和態度已經明確。具體怎麼幹?《意見》裡全是乾貨:全面推進眾創,《意見》提出——
  

1、大力發展專業空間眾創。鼓勵各類科技園、孵化器、創業基地、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加快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載體。鼓勵各類線上虛擬眾創空間發展,為創業創新者提供跨行業、跨學科、跨地域的線上交流和資源連結服務。鼓勵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廠等新型眾創空間發展,推動基於“互聯網+”的創業創新活動加速發展。  

2、鼓勵推進網路平臺眾創。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行業領軍企業通過網路平臺向各類創業創新主體開放技術、開發、行銷、推廣等資源,鼓勵各類電子商務平臺為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支撐,降低創業門檻,加強創業創新資源分享與合作,促進創新成果及時轉化,構建開放式創業創新體系。  

3、培育壯大企業內部眾創。通過企業內部資源平臺化,積極培育內部創客文化,激發員工創造力;鼓勵大中型企業通過投資員工創業開拓新的業務領域、開發創新產品,提升市場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建立健全股權激勵機制,突破成長中的管理瓶頸,形成持續的創新動力。


積極推廣眾包,《意見》提出——  

1、廣泛應用研發創意眾包。鼓勵企業與研發機構等通過網路平臺將部分設計、研發任務分發和交付,促進成本降低和提質增效,推動產品技術的跨學科融合創新。鼓勵企業通過網路社區等形式廣泛徵集使用者創意,促進產品規劃與市場需求無縫對接,實現萬眾創新與企業發展相互促動。鼓勵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和服務外包重點聯繫企業積極應用眾包模式。  

2、大力實施製造運維眾包。支援有能力的大中型製造企業通過互聯網眾包平臺聚集跨區域標準化產能,滿足大規模標準化產品訂單的製造需求。結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鼓勵採用眾包模式促進生產方式變革。鼓勵中小製造企業通過眾包模式構築產品服務運維體系,提升用戶體驗,降低運維成本。  

3、加快推廣知識內容眾包。支援百科、視頻等開放式平臺積極通過眾包實現知識內容的創造、更新和彙集,引導有能力、有條件的個人和企業積極參與,形成大眾智慧集聚共用新模式。  

4、鼓勵發展生活服務眾包。推動交通出行、無車承運物流、快件投遞、旅遊、醫療、教育等領域生活服務眾包,利用互聯網技術高效對接供需資訊,優化傳統生活服務行業的組織運營模式。推動整合利用分散閒置社會資源的分享經濟新型服務模式,打造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互助互利的服務生態圈。發展以社區生活服務業為核心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拓展服務性網路消費領域。


立體實施眾扶,《意見》提出——  

1、積極推動社會公共眾扶。加快公共科技資源和資訊資源開放共用,提高各類公益事業機構、創新平臺和基地的服務能力,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向小微企業和創業者開放科研設施,降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成本。鼓勵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和協力廠商服務機構加強對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支援。  

2、鼓勵宣導企業分享眾扶。鼓勵大中型企業通過生產協作、開放平臺、共用資源、開放標準等方式,帶動上下游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依法合規發起或參與設立公益性創業基金,開展創業培訓和指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鼓勵技術領先企業向標準化組織、產業聯盟等貢獻基礎性專利或技術資源,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  

3、大力支持公眾互助眾扶。支援開源社區、開發者社群、資源分享平臺、捐贈平臺、創業沙龍等各類互助平臺發展。鼓勵成功企業家以天使投資、慈善、指導幫扶等方式支援創業者創業。鼓勵通過網路平臺、線下社區、公益組織等途徑扶助大眾創業就業,促進互助互扶,營造深入人心、氛圍濃厚的眾扶文化。


穩健發展眾籌,《意見》提出——  

1、積極開展實物眾籌。鼓勵消費電子、智慧家居、健康設備、特色農產品等創新產品開展實物眾籌,支持藝術、出版、影視等創意專案在加強內容管理的同時,依法開展實物眾籌。積極發揮實物眾籌的資金籌集、創意展示、價值發現、市場接受度檢驗等功能,幫助將創新創意付諸實踐,提供快速、便捷、普惠化服務。  

2、穩步推進股權眾籌。充分發揮股權眾籌作為傳統股權融資方式有益補充的作用,增強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者的能力。穩步推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鼓勵小微企業和創業者通過股權眾籌融資方式募集早期股本。對投資者實行分類管理,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金融風險。  

3、規範發展網路借貸。鼓勵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設立網路借貸平臺,為投融資雙方提供借貸資訊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服務。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勢構建風險控制體系,緩解資訊不對稱,防範風險。


除了發展路徑,還有政策扶持。《意見》提出——  

1、落實財政支持政策。創新財政科技專項資金支援方式,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眾創、眾包等方式開展相關科技活動。充分發揮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政策性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源支持四眾加快發展。降低對實體營業場所、固定資產投入等硬性指標要求,將對線下實體眾創空間的財政扶持政策惠及網路眾創空間。加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建設的支援力度。大力推進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業基地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為採用四眾模式的小微企業免費提供管理指導、技能培訓、市場開拓、標準諮詢、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商務部、質檢總局等負責)  

2、實行適用稅收政策。加快推廣使用電子發票,支援四眾平臺企業和採用眾包模式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按規定開具電子發票,並允許將電子發票作為報銷憑證。對於業務規模較小、處於初創期的從業機構符合現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財政部、稅務總局牽頭負責)  

3、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引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等支援四眾平臺企業發展,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創業板、新三板等上市掛牌。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基於四眾特點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積極發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加強政府引導和銀擔合作,綜合運用資本投入、代償補償等方式,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引導和促進融資擔保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四眾平臺企業提供快捷、低成本的融資服務。(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科技部、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智慧財產權局、質檢總局等負責)  

4、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落實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鼓勵科研人員雙向流動等改革部署,激勵更多科研人員投身創業創新。加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力度,為更多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支撐。(科技部牽頭負責)  

5、繁榮創業創新文化。設立“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加強政策宣傳,展示創業成果,促進投資對接和互動交流,為創業創新提供展示平臺。繼續辦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引導各類媒體加大對四眾的宣傳力度,普及四眾知識,發掘典型案例,推廣成功經驗,培育尊重知識、崇尚創造、追求卓越的創新文化。(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等負責) 

6、鼓勵地方探索先行。充分尊重和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支援各地探索適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特點的管理模式,及時總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支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加大改革力度,強化對創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扶持,充分發揮四眾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資訊

    同類下暫無推薦的資訊...

共0條評論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